弟子规要学吗? ——关于少儿国学教育的讨论

发布时间:2019-11-13 12:58:42 作者:ctcen 阅读量:2006

  近日跟一些家长以及举办少儿国学培训的朋友交流,我们就养育者的功能、现行的国学培训这些话题探讨了起来。
  传统大家族的功能,以及现今小家庭的挑战
  在过去,一个人大家族就是一个小社会,它为家族的繁衍提供各方面的保障,包括物质与安全的支持,精神的归宿与情感的交流,以及对社会秩序的适应,这些都属于养育的功能。
  现代社会分工细致完备,家庭结构也已经变小。让小家庭亲自完成所有养育功能是不太现实的。有一部分功能,可以借助合适的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来实现。而核心功能,如家庭的情感与归宿,父母亲的在位,则是需要亲力亲为来承担。
  社会保障体系未成熟的前提下,父母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来支持孩子的成长。这是现实的挑战。对于普通收入的夫妇,大的支出通常需要动用大家庭的力量,对孩子的照顾也需要老人家协助。
  而对于家庭的富裕,很多父母仍有担忧,孩子的未来如何保障?
  很多家长让孩子从起跑线开始不能输,进入好的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,寒暑假要么大量补习,要么出国旅游增长见识。然后上名牌大学、出国留学、安排工作、操持婚嫁…总之一直很操心,一直不放心。
  同时,这是不断交融以及快速发展的社会。网络世界已经全面覆盖,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,对少儿也不例外。这既带来便利,又为养育带来了难题。
 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,养育者更需要不断学习、全面地关注后代,而不是只做一个陪读者。如果在家庭中都没有良好的连接,孩子只能在网络世界寻找自己的精神归宿了。
  孩子要让爷爷奶奶带吗?
  带孩子是父母的本分事,父母的爱是无法被完全替代的。如前文提及,由老人家带孩子的情况,有现实基础,也有其积极意义。
  在这种能前提下,父母仍需要更多地参与自己角色。最好不要抱着太多偷懒思想。父母在不在位,不是取决于相处时间的长短,而是父母的参与和影响。一个小时打开心扉的交流,胜于半天心不在焉的陪伴。
  养育需要整个社会提供支持与监护,而父母是核心,家长与孩子都需要不断学习。
  父母通常处在强势位置,正因为如此,父母更需要学习如何用好这种权威,让孩子成长的过程有安全感、有自信力。
  我们当然应当提倡孝。但孝不是单向的。父母完善自己,教育好孩子也是对祖宗的孝。这是对孝的全面认识。目前社会的监管体系还没完善,宗族的舆论功能又已经消失。因而我们目前流行的孝道精神是缺了一条腿的。
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,孩子固然要在成长中提高,家长也要在承担角色的过程中学习。重点不是学会多少新的知识和技能,而是打开心胸去看到一个生命,承认一个生命,倾听孩童内心的声音,看看他们的世界。善于学习的家长,会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。
  有一个人问师父:“师父您还要学习吗?”“那当然啦,就算你来了这里一万次,第一万零一次还是新的。”
  对少儿国学培训的看法
  越来越多的国学培训开展起来,很多家长也愿意送孩子到这样的机构,你怎么看这个现象呢?
  “国学”或者“传统文化”热度持续,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大家正在开放地,虚心地认识传统文化,知道到它的必要性了。
  为什么说它的存在有一些必要性呢?
  首先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可能力度不够。打个比方,我们中学时代,写话题作文,六年都可以援引“高山流水觅知音”的典故,可是没有几个听过“流水”是怎么样的音乐艺术,甚至不知道“琴”这种乐器。
  十几年的教育,学的是支离破碎的符号。知识性的学习不够,体验性的了解更加缺乏。一谈文化,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。现在的教育充实很多了,但还是相对薄弱,社会上的国学教育算是补充了这些功能。
  其次,现在父母太忙了,没那么多时间看着孩子。所以送去国学一下,既有托管的功能,也让他适应性不同的集体,甚至还可以为考试加点分。所以很多家长也接受这样的课余教育方式。
  再次,“国学”“传统文化”是我们的根,让我们有归属感,让我们的灵魂不再流浪。现在的教育很危险,向西方学习,只学习了皮毛,又断了自己的根本。我们也是这样走过来的,所以现在还在补这些功课。
  社会上各种形式的兴起,都在补充养育的功能——物质与安全保障,情感交流,秩序建立,精神归宿,等等。
  你对自己所看到少儿国学培训,会有什么想法和建议?
  其一,对“国学”要在方向上,纲要上有相对稳妥的认识。
  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容,要有基本的梳理与甄别能力。淤泥复古、盲目崇拜,或是全盘否定,都是不可取的。
  对国学的精神内涵目前不能统一定义,这不要紧。保持这种开放和探索,一方面在学术上不断地诠释,一方面在工作中持续地实践与参悟。没有人会等到成了佛再学佛,国学教育中也是一样的。
  其二,少儿国学培训要有经典熏染和体验学习两方面的结合。
  经典熏染首先是儒家,道家,佛教的经典读诵,这些读诵会留下良好的印记,他会在将来的人生中有所理解和领悟。
  体验的学习,包括朗诵,唱歌,琴棋书画各种艺术的尝试,以及跟大自然的接触。这些能看到,听到,触碰到的学习方式,能让他们的情感丰富通畅,也能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。
  其三,要尊重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。
  在国学教育中通常立圣贤为榜样。这是需要的。我们对圣贤的敬仰,其实就是在集体意识里提炼出的共通的价值观。这不应该变成一种刻板的行为要求,更不能脱离人的成长过程来而直接存在。
  我经常举的例子是孔子“七十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”,这种境界可能就是荣格说的“自性化”了吧,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,他的内在世界是流畅的,外在世界也是和谐的。那时候孔子都七十岁了,在经历了人生各种事情之后,找到自己的内心的平和。
  那我们怎么要求七岁的孩子一下子就达到呢。所谓三分教七分等。教育者首先要有这个耐心。
  最后,同时让合适的人来从事少儿教育。教育机构也罢,家长也罢,对老师的甄选是很重要的。因而我们尊师也不是盲目的。
  渊博的人,高学历的人未必合适,例如我读了博士,但是跟小孩子交流有障碍,看到小孩子就嫌烦,那就不适合从事少儿教育了。
  从事少儿教育的老师要热爱这份工作,要喜欢跟青少年交流,要富于自省。我们过去很看重师承。学生不只学会师父的学说和技艺,更会耳濡目染受熏于老师的人格。
  《弟子规》的教育有用吗?合适吗?
  身教重于言传。如果父母也相信《弟子规》,奉行《弟子规》的话,那么这种教育就会产生作用。
  说白了,你的儿子才当了几岁的儿子,你自己上有高堂,都当了几十年的儿子了,富于经验,那你也做给他们看——例如怎么给家里老人尽孝。父母言行不一的话,孩子会知道《弟子规》只是用来约束他们的工具而已。
  在教育中,除了关爱,理解,鼓励个性的发展,秩序的教育确实是必须考虑的。家庭中,父母尤其是父亲会起着秩序与惩戒的功能。
  百分百地满足孩子,通常不会是成功的教育。维持外在的秩序是稳定一个人内在秩序的重要条件。孩子在家庭中适度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,也是为将来的人生作准备。
  《弟子规》是清朝一位秀才编写的少儿行为规范。放在今天,我们最好是探讨规范背后的意义,这样才不辜负古人的良苦用心,而不是图省事为了孩子“听话”而要求现代的孩子照搬以前的行为规范。
  社会环境在发生变化,对青少年秩序感的建立以及习惯的形成,应当探索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和青少年儿童个性发展的方法。
  既然是少儿规范,《弟子规》不能跟《论语》《道德经》《周易》等经典同日而语。有一些地方把《弟子规》捧的太高了。这会造成一些不清晰、不严谨。后者是我们文化的源头。源头的活水流出来,到了不同时代,自然呈现不同的形态。
  应对社会的压力
  现代家长的压力很大,他们的压力会通过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染给孩子。
  我有一个朋友在深圳租着房养两个娃,老婆在家带孩子,而他就是个老师,领四位数的工资,也不做什么生意。
  看他挺逍遥,有一次就问他:“老哥你有压力不?”
  他说:“其实孩子自有孩子的福报,不用担心的。愿意操这心的人总有得操心。社会上那么多名目,哪追的完?”这个朋友平时喜欢写毛笔热爱吹牛。他写字的时候,四五岁的儿子也在旁边泼墨挥毫自由涂鸦,自得其乐。
  有时候还会拿起佛源老和尚的语录来读,然后咯咯笑讲给爸爸听。我算是在他们家开了眼界,看到了很多富裕家庭都没有的状态。这位爸爸不是把焦虑,而是把信心和乐天逍遥的状态传给了孩子。这将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。
  小结
  传统的家庭形态消散,新的社会支持体系在逐步建立,中西碰撞,新旧交替,各种尝试。在养育过程中,养育者尤其要放开心胸进行探索与学习,情感交流、人格发展、精神归宿,这些将是非常重要的议题。
  ©文|师父曰原创
  图|源于网络,侵删

我要评论 登录后才能发布评论

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网    我要留言  网站地图
Catfish(鲶鱼) CMS V 6.7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