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文化之于学习
学习传统文化,有助于孩子增强语言能力。通过诵读经典,孩子的识字量会有明显的提升。学习和朗诵古典文学经典的同时,孩子也学习了优美的文字、文言、文章。这样既学到“语”又学到“文”,两者融合为一体,既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意识、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,也为孩子今后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近年来,传统文化教育愈发得到重视,在中高考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。不仅在语文学科有所体现,在英语科目考试中对传统文化的考查也越来越多,涉及古文诗词、传统节日、古建筑等。
■2021重庆中考语文B卷作文二选一,题目一为“礼”。
■2020吉林长春中考语文作文题目:“我家的中国味儿”,以小家的概述体现国家,以家庭为视角来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。
■2021高考英语全国甲卷作文题目:将一个中国的节日用英语发布在外国网站上,介绍给外国友人,然后询问他们有没有喜欢的节日。
■2021高考英语全国甲卷语法填空语篇以游客在西安古城墙骑行的角度,介绍城墙景物和文化。
近年来,国家政策层面也越来越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。2021年2月,教育部制定并印发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》,指导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、全面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实现厚植中华文化底蕴、增强民族自豪感、坚定文化自信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等育人目标,为学生成长培根铸魂。
传统文化之于品性培养
中国传统文化便是中国文化的根源,时间长河的源头。只要中国人仍然使用汉字,那么中国人便无法背弃中国文化的根源。这也就意味着作为一个中国人有着学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务和权利。
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宜在孩童时期便开始。因为这个时期也是儿童习性养成的阶段,学习传统文化,让孩子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,有助于形成良好品德。除收获知识外,更可贵的是可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拓宽视野,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。
童心赤诚,人性向善,引导孩童的心灵发展犹如培育树苗幼芽,这就意味着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引导,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。